二十四节气|寒露
相传,寒露是为了纪念一位仙女。她的名字叫荞麦,不忍百姓受饥荒之苦,偷了天庭种子洒向人间。但无奈被玉帝发现了,并下令每年,都会有一次寒潮降临人间。
从此,这段时节称为寒露。这一天,宋人会在清晨看露。白雾罩得人朦胧,稀疏的梧桐枝叶上,挂着点点露水。诗人为它写下“晓来寒露滴疏桐”,是对寒露最美的注解。

一候鸿雁来宾
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,此时是最后一批,古人称后至者为“宾”。
二候雀入大水为蛤
深秋天寒,雀鸟都不见了,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,蛤蜊贝壳的形状和条纹色彩与鸟雀差不多,令人眼花缭乱,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。
三候菊有黄华
“寒露百花凋”,在草木日渐萧索之时,菊花却开得分外热闹,它是反季节的花,越是霜寒露重,越是开得艳丽。
寒露
唐·韦应物
萧疏桐叶上,月白露初团。
滴沥清光满,荧煌素彩寒。
风摇愁玉坠,枝动惜珠干。
气冷疑秋晚,声微觉夜阑。
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
唐·王安石
空庭得秋长欲晚,
寒露入暮愁衣单。
喧喧人语已成市,
白日未到扶桑间。
END